小動物CT又稱微型CT、顯微CT,是一種非破壞性的3D成像技術,可以在不破壞樣本的情況下清楚了解樣本的內部顯微結構。微型CT一般使用的是錐束CT技術(Cone Beam CT),簡稱CBCT,它與普通臨床的CT最大的差別在于分辨率*,可以達到微米(μm)級別。 提到小動物CT,較受人關注的還是它的分辨率指標。但是一提到分辨率,不同廠家的說辭表述上會有所差異,尤其是國外廠家的資料經(jīng)過一些代理的翻譯后,更是呈現(xiàn)出五花八門的表述,難免會出現(xiàn)誤導性,比如把體素尺寸等同于空間分辨率。如因關鍵指標的錯誤理解,導致了研究不能按預期目的進行,對設備采購者將是莫大的損失。小編覺得有必要整理一下分辨率的那些事兒,供大家能快速簡單地理解。
1.空間分辨率
在高對比度情況下,能區(qū)分相臨最小物體的能力,所以也稱高對比度分辨率,受系統(tǒng)幾何參數(shù)的影響,決定了影像的清晰度。
空間分辨率 = 高對比度分辨率
小動物CT系統(tǒng)能夠達到的空間分辨率,常常被引述為最小的像素尺寸(也命名為“標稱分辨率”)。但是,真實的空間分辨率不僅取決于圖像中的像素大小,還受到X射線源焦點尺寸、平板探測器像素大小、系統(tǒng)結構設計、系統(tǒng)機械精度和重建校正算法處理等因素的影響。
2. 密度分辨率
在低對比度情況下能區(qū)分物體的能力,也稱低對比度分辨率,受影像清晰度和噪聲影響。
密度分辨率 = 低對比度分辨率
CBCT的一局限性是密度分辨率不夠,對部分軟組織解剖結構特別是軟組織病變顯像不如螺旋CT清晰。所以,在Micro CT的小動物實驗上,一般會使用造影劑來增加內臟的對比度。
3. 體素尺寸
空間分辨率常常受體素尺寸混淆!體素尺寸的具體意義是重建圖像中一個像素的尺寸大小。體素尺寸又常被稱為重建尺寸、重建分辨率、重建像素。
CT系統(tǒng)采集到圖像是2D的投影圖像,如果要看到空間的3D結構,必須通過重建的手段來還原。重建是一種3D圖像的重塑手段,重建的尺寸大小在算法上可以人為地去設置。理論上,重建尺寸設置得越小,能得到越高清的圖像,但是如果將重建尺寸設置的小于系統(tǒng)的空間分辨率,并沒有意義,也不能進一步提高圖像質量,只是將圖像增大。所以實際上重建尺寸根據(jù)系統(tǒng)的分辨率以及樣本掃描目的著情設置就好,比如離體樣本時重建尺寸偏小設置,活體樣本時重建尺寸可偏大設置。
好比一張攝影的照片,人為得可以分割成許多小方塊。如果照片本身很清晰,那么分割得越小,放大同樣倍數(shù)后,看到的細節(jié)也會越多;但是如果照片本身不是很清晰的,分割得再小,放大后也是看不清細節(jié)的。分割的大小對應重建尺寸,而圖像本身是否清楚對應的是圖像分辨率。
4. QRM測試-真實空間分辨率的證據(jù)
前面提到,空間分辨率受系統(tǒng)幾何參數(shù)的影響,決定了影像的清晰度。
為證實真實的空間分辨率,德國一家公司專為評估小動物CT系統(tǒng)的空間分辨率而設計了一種模體作為掃描和重建的對象。它含有處于正交取向的兩個*相同的硅芯片,各自帶有若干不同粗細的校準線和圖案。掃描和重建這樣一個模體可證明真實的空間分辨率。